泸州老窖市值超2000亿却现三大困局,背后藏着怎样的资本博弈?
泸州老窖,这家市值超过两千亿的白酒行业巨头,原本打算通过增持股份来提振市场信心,然而,资本市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其背后深藏的诸多困境,这确实让人感到意外。接下来,我们将对这些困境进行深入的剖析。
增速放缓危机2024年三季报的数据不尽如人意,营收增长速度仅为10.76%,净利润增长速度更是跌至10%以下。这已是自2016年公司提出“重返行业前三”的战略目标以来最差的表现。当年公司雄心勃勃地提出这一战略,但如今增速却显得十分乏力。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让投资者感到担忧,也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。
市值管理压力巨大依据“十五五”规划要求,到2030年之前,公司的市值需达到万亿规模,这相当于股价每年需要增长30%。然而,目前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已经高达24倍,超过了茅台的19倍。面对如此高的估值,实现规划目标将面临极大的困难,公司在市值管理上正遭遇着空前的挑战。
资本信任危机重重303亿货币资金与97.8亿长期借款共同构成的财务状况,引起了市场对资金使用目的的疑问。公司方面声称借款是为了项目储备,然而,与百亿借款规模相比,尚有52亿的资金空缺。这种所谓的“借债维持股价”的做法,让人在迷雾中难以看透公司真正的资金运作状况。
财务杠杆放大龙马兴达小贷公司旗下的“酒商贷”和“酒企贷”与经销商构成了一个资金循环,尽管这带来了6000万元的年化净利润,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从2021年的16%上升至2024年的28%。这种做法与白酒行业普遍降低杠杆的做法相悖,不知不觉中加剧了财务杠杆的使用,从而提升了财务风险。
库存周期错位严重经销商通常持有3至6个月的酒品库存,这表明酒企的销售渠道具有较好的弹性;然而,泸州老窖的周转天数高达1148天,其渠道积压已达38个月。库存积压严重,资金难以迅速回收,这对公司的运营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全国化进程受阻华北与华东地区的收入增长未能达到8%,而省外市场的扩张效果也不及古井贡酒等地区领先企业。面对白酒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,全国化的步伐缓慢,这无疑意味着我们将错失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发展机遇。
这些问题摆在眼前,我想了解一下您的看法:泸州老窖是否能在第三季度内改变增长放缓的趋势,重返一线品牌行列?若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,不妨点个赞或将其分享出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