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11落幕,泸州老窖与五粮液为何相继对京东发难?
双11促销活动理应是商家业绩增长的绝佳时机,但如今却因平台对价格等方面的限制,商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,这种矛盾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。
平台价格校验规则
在双11活动申报商品阶段,平台对商品近期内的最低售价进行了细致的审查。据一位灯具品牌的天猫运营人员透露,在规模较大的促销活动中,商品售价需低于这一最低价。此规定的本意是为消费者谋取实惠,但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定价上的挑战,增加了定价的难度。
商家不得随意提升商品的价格后再行降价促销,他们需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进行操作。这对那些寄希望于通过价格差异获利商家来说,无疑是一种考验,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谨慎地制定价格策略。
品牌运营遇价格调整难题
11月10日夜晚,双11促销活动仅启动不足两小时,张鹏,一位家电品牌的工作人员,发现自家热销商品在京东的标价已有所下调,这一变化对他所负责的销售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。于是,他迅速与京东的采购销售团队取得联系,对方回应称,此举源于他们观察到该商品在其他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更低,因此做出了价格调整的决定。
张鹏没有找到所谓的低价商品,于是他又尝试和商家商议降价事宜。但平台却要求商家赔偿七天订单的损失,这让刚加入双11活动的张鹏感到十分无奈。与此同时,平台的协商余地也在逐渐减小。因此,张鹏不得不重新思考并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,以便应对价格波动。
平台对待价格态度强硬
经过多年的双11活动,商家运营人员普遍观察到,今年平台对低价的重视有所增加,甚至有时会直接调整商品价格并与商家进行商议。一位做跨境电商的卖家透露,在大型促销活动中,平台会将热销商品的价格降低到几乎无利润的地步。
这吸引了顾客的注意,但同时也增加了商家的成本和风险,商家不得不依赖销售其他利润较高的商品来弥补亏损,他们在微薄的利润甚至不赔不赚的边缘艰难地维持着,经营的压力也因此变得更大。
白酒品牌的抗议
京东举办的大型促销活动对国窖1573等白酒品牌的定位产生了影响。白酒品牌对价格体系的变化非常敏感,一旦平台降价,就可能破坏它们稳定的定价策略和品牌形象。为了维护品牌价值,这些品牌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平台采用的低价策略给白酒品牌带来了挑战,这也揭示了商家与平台在定价及品牌定位上存在分歧,这些问题亟待妥善处理。若处理不当,可能会降低商家参与大型促销活动的积极性,进而对品牌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
商家参与大促的目的
尽管收入不多,商家们还是积极投身于618和双11的两大促销盛宴。跨境电商的商家们透露,为了吸引更多流量、拓展客户群体并提高业绩,即便面临亏损,他们仍旧会选择上架商品。厨卫品牌的运营负责人指出,在促销高峰期,销量相当可观。
在618购物节这一促销活动中,销售额有望实现显著增长,甚至翻一番,更不用说高端产品的销售额,它可能实现数倍的增长。这样的增长对于实现年度销售目标是非常有帮助的。此外,在大促期间的品牌排名,也将对品牌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大促后增速回落问题
在国海研究交流会上,一位代理商提到,自今年的618活动落幕以来,商家的增长动力仅持续了短短一周。据预测,明年的第一季度,双11的增速可能会出现下滑。这一情况让商家们感到担忧,他们担心投入的巨额营销费用无法持续带来流量和销量的增长。
在大规模促销活动期间,商家能够提高销售额,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续的运营可以松懈;必须提前准备好促销活动结束后的一系列营销策略,这样才能保证销售持续稳定,避免业绩出现剧烈下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