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中秋上海Olé超市酒水区热闹,张裕销售遇冷业绩差强人意
张裕在国内葡萄酒行业具有重要地位,其发展历程中既有辉煌时刻,也有曲折坎坷,而现在,它正再次攀登高峰,但前路依然布满挑战。
百年底蕴起步
张裕品牌拥有超过130年的历史,这在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它亲历了我国葡萄酒产业从初创到壮大的全过程,承载了众多关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珍贵记忆。在早期阶段,张裕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,在市场上占据了不小的份额,成为了国内葡萄酒行业的领军企业。
经营困境显现
然而,因为管理过于僵化,张裕错失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良机。其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,经营状况持续恶化。在1989年,张裕的亏损高达400万元,这一数字明显反映了当时企业所遭遇的艰难处境,同时也让张裕深刻认识到,必须进行变革。
上市辉煌时刻
2000年,张裕率先迈入资本市场,领先茅台一步。上市当年,张裕便取得了8.74亿元的营收和1.2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,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8.69%和51.67%。这样的成绩使得张裕在市场上重获活力,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。
业绩巅峰不再
2011年,张裕的营业收入攀升至60.28亿元,比上市之初增长了近六倍。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实现了19.07亿元,创下了自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。然而,自那时起,张裕的经营状况开始出现下滑趋势。在过去的三年里,公司的母公司净利润始终在4亿至5亿元之间波动,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。
行业困境凸显
自2012年国产葡萄酒产量达到138.2万千升的峰值之后,产量便持续下滑。2017年,产量几乎减半,而到了2022年,更是跌至21.4万千升。与此同时,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攀升,2015年占比32%,到了2020年已超过一半。这种明显的高低起伏,突显了国产葡萄酒行业所承受的巨大挑战。
重登巅峰艰难
孙利强曾倡导实施中高端大单品战略,2010年,张裕亦设定了生产能力和收入的具体目标,然而战略方向却经历了多次调整。十年之后,再次提出“百亿目标”,其实现难度不容小觑。若要国产葡萄酒实现复兴,需改变消费者固有的看法,同时也要面对行业内的诸多挑战。
你觉得张裕能否成功摆脱目前的困境,达成“百亿”的宏伟目标吗?诚挚邀请您点赞、转发这篇文章,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