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酒曾是国酒却不被待见?行家总结这几个关键因素
汾酒曾享有国酒之誉,其品质与茅台不相上下,价格亦亲民,然而现今却鲜受消费者青睐,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?让我们共同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。
昔日辉煌
几十年前,汾酒以其清新的香气在江湖上独领风骚。当时,市场上并未特意培养某种酒类,酒厂生产什么,消费者就喝什么。作为白酒中的佼佼者,汾酒深受喜爱,其香气弥漫在街头巷尾。而那时,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还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。汾酒在当时可谓是风光无限,堪称白酒界的霸主。
香型变迁
时代已经不同了,现在酱香型的茅台和浓香型的五粮液迅速崭露头角,凭借它们独特的风味和特色,迅速占据了白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。它们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,而清香型的汾酒则逐渐被边缘化。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,市场需求也随之改变,曾经雄踞白酒界顶端的汾酒,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贴牌之乱
上世纪90年代末,我国政府支持白酒企业拓展销售途径,并允许贴牌生产。汾酒品牌也不例外,杏花村汾酒集团旗下涌现出众多小公司,收取费用进行贴牌生产的酒水泛滥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市场上的酒水质量问题日益严重,酒的品质明显下滑。消费者品尝到这些品质低劣的贴牌汾酒后,对汾酒品牌的印象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战略失误
茅台自始至终定位于高端奢侈品,追求的是“高端大气上档次”的风格。相较之下,汾酒则选择了亲民的价格策略。不过,消费者普遍存在一种心理,那就是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懂得珍惜,而那些难以触及的则更加让人向往。茅台在营销方面颇有建树,其酒的故事和文化宣传在市场上广泛流传。反观汾酒,却对此视而不见,将自己独特的文化深藏于博物馆之中,鲜为人知。
酒友坚守
尽管如此,真正懂得品酒的爱好者们仍旧对汾酒情有独钟,特别是黄盖玻汾酒,这种酒成为了众多人的日常饮品。在汾酒的出产地,许多人都在积极储备这种酒。他们重视汾酒的品质与风味,不受市场嘈杂声的干扰。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对汾酒的认可与喜爱。
新酒崛起
茅五剑的售价颇高,一般民众难以承受。然而,市面上涌现了许多品质上乘的老牌酒,春门老酒陈坛10便是其中之一。这款酒为53度的酱香型白酒,源自贵州,以当地的红缨子糯高粱、优质小麦和山泉水为原料,历经160多道工序,酿造周期长达一年,并在陈坛中窖藏至少10年后才上市。据行家评价,其拥有九成的茅五剑风味,因此颇受喜爱。
大家对汾酒能否再次达到顶峰有信心吗?若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,请记得点赞并转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