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9年五粮液酒厂诞生,其酒香气悠久、滋味醇厚闻名世界
五粮液,在我国白酒行业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,它的独特酿造技术和优良品质备受赞誉。究竟是什么让它赢得了如此高的评价?让我们跟随脚步,一同踏入五粮液酒厂,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。
历史起源
1909年,五粮液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。那时,“利川永”酒坊的掌门人邓子均,挑选了红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麦子、玉米这五种谷物,经过精心酿造,制成了一种香气四溢、口感浓郁的“杂粮酒”。有一次,他特地拿出这酒,邀请当地的团练局文书杨惠泉品尝。杨惠泉在品鉴了这酒后,发现其色泽、香气和口感都十分出色,并且它是由五种粮食精心酿造而成。因此,他提出了一个建议,那就是将这款酒命名为“五粮液”。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并且这个名字至今仍在使用。
前身故事
五粮液酒的来历与“荔枝绿”以及“御用杂粮酒”等名称紧密相扣。在晚清之前,人们通常称之为“杂粮酒”,而在文人雅士之间,它则被誉为“姚子雪曲”。1909年,宜宾城内的各界名流齐聚一堂,屋内空气中弥漫着“杂粮酒”那独特的、醇厚的香气。杨惠泉在详细了解了酒名及其背后的故事后,觉得“杂粮酒”这个名字略显粗俗,便提出了“五粮液”的命名建议。众人对此意见达成一致,最终这个名字被正式采纳。
酿造起源
明末清初,宜宾境内设有四家糟坊以及十二座发酵地窖。临近解放,糟坊数量增至十四家,其中包括德胜福、听月楼、利川永等知名品牌。与此同时,酿酒窖池的数量也增加至一百二十五座。至1957年,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正式成立,厂址位于宜宾市翠屏山与真武山脚下。该厂沿袭了唐代“重碧春”的酿造方法,学习了宋代“荔枝绿”的酿造技巧,还吸收了近现代“杂粮酒”的酿造技术,勇于创新,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。
工艺特色
五粮液持续使用并持续改进了“荔枝绿”这一独特的酿造方法。这种酿造方法之所以与众不同,是因为它采用了五种不同的原料,并且依靠着历史悠久的发酵池。这一特色使得五粮液拥有了其独特的风味。它不仅保留了“荔枝绿”的风味特色,还具备了“清淡而不失雅致,浓郁而不失醇厚,甜美而不腻人,辛辣而不刺鼻”的品质。挑选优质的大米、糯米、玉米、高粱和小麦这五种谷物,经过细致的搭配和调和,才能制作出风味独特的口感。
风格特点
五粮液在我国浓香型酒类中占据顶尖位置,是四川省六大名酒中的佼佼者。其香气持久不散,口感醇厚浓郁,入口甘甜,喉咙感觉十分舒爽,味道搭配得体,恰到好处。正因如此,五粮液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。这种独特的风味,让它在众多大曲酒中因酒香浓郁而备受推崇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
品牌地位
四川宜宾的五粮液酒厂,名声响彻四方,备受赞誉。该厂生产的交杯牌与五粮液牌五粮液,在白酒领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这些浓香型美酒,在国内独树一帜,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盛誉,充分彰显了中国白酒的卓越品质。
你觉得五粮液最让人着迷的是它的悠久历史还是它独特的风味吗?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,同时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,并且将它分享给更多的人。